第10章 胞妹沈琼

作者: |发布时间:2023-03-15 14:04 |字数:2303

沈璃被推得一个踉跄。

抬头就对上萧琰明显怀疑的眼神。

“沈世子,说、话。”

压迫感沉沉袭来,沈璃用力站稳,攥紧拳头。

说什么,她只想再给他几拳!

死猪不怕开水烫,反正她已经把逍遥王得罪透了,索性拿他“好男风”做文章,膈应他。

不行,得罪狠了,萧琰很可能迁怒国公府和六皇子。

沈璃狠掐自己大腿,很快将泪水逼出来。

她红着眼眶,一脸被戳到痛处的悲愤,哽咽道:“王爷,卑下自小有不足之症,还请王爷不要、不要在我的伤口上撒盐……”

萧琰一滞,呆呆看着沈璃那张含泪的如玉面庞。

不足之症?

莫不是个……天阉?

想到这儿萧琰赶紧打住,镇国公为国英勇捐躯,他却在想人家的儿子是天阉,实在不妥。

萧琰轻咳一声,心里疑虑倒是消了一大半。

再看沈璃哭得梨花带雨的,他不自在地移开眼神,“行了,让圣上见了,还以为本王又欺负你,快走吧。”

沈璃抬袖擦泪,转身就走。

这次,逍遥王总算没再跟着她,可算混过去了。

以后须得更加小心才是。

***

回到镇国公府,沈璃先去了大夫人那里回话,谁知一进门,就听见姨娘的叫骂和妹妹沈琼的哭声,沈璃快步走过去。

沈琼一张与她极为相似的脸上正梨花带雨,与沈璃不同,她一身娇俏黄衫,如枝头不堪疾风的春杏,楚楚动人。

见沈璃过来,便扑进她怀里,泣不成声道:“哥哥,你要替我做主。”

沈璃的女子身份连妹妹都瞒着,见状小心推开她,替她擦泪,问:“怎么回事?”

苏姨娘走过来,拉着她的手骂道:“那个杀千刀的董长茂,耽误你妹妹这么久,孝期没过,现在竟和松阳郡主勾搭上了!”

沈璃心里蓦地腾起一团火,董长茂正是跟妹妹定亲之人,他是太仆寺卿家的庶长子,几年前参加科举得了举人功名,苏姨娘替妹妹相看了他。

她一直觉得这个董长茂心思不正,可惜苏姨娘受董长茂的姨娘挑唆,一时脑热,跟人家私下换了信物。

她知道后木已成舟,只能在妹妹十六岁过了聘礼,约定隔年成亲。

不成想,年节时董长茂的姨娘就因病去世,他需守孝三年,妹妹也只能跟着等,生生拖成世人口中的“老姑娘”。

沈璃终究不放心董长茂的人品,暗中派人盯着董府。

看到一旁跪着的小厮,正是她派去的人,就道:“你都看到了什么,说。”

那小厮弓着身子对沈璃道:“回世子的话,小的有个同乡在董大人家管车马,近来发现董大公子屡次与松阳郡主外出相会。

他把这事告诉小的,小的原还不信,今日那同乡又传消息过来,小的就跟了过去。一路到郊外梅林,不成想松阳郡主真的等在那里,董大公子与郡主相见后举止亲密,甚至……”

沈璃忍不住发火:“甚至什么?快说。”

“甚至还说,待孝期一过,便找个由头来公府退亲,言语间还多番对三小姐不敬。”

大夫人也是气急,靠在床榻上连咳好几声,沈璃过去替她顺气。

大夫人恨恨说道:“璃儿,你看到了没有,这董长茂是欺我公府无人,现下攀附上郡主,连宫里的贵妃都不放在眼里了。”

沈璃抬头,对上母亲目光灼灼的一双眼,里面藏满了深意。她知道大夫人这是在提点她。

于是跪在母亲榻旁,沉声道:“儿子明白,今日之辱,儿子谨记在心。”

若她的父亲沈钧益还活着,一个从三品太仆寺卿家的庶长子,给公爷牵马的资格都没有。

现在国公府门庭冷落,董长茂一介连官身都没有的小小举人,竟敢对公府小姐挑三拣四。

听沈璃这么说,大夫人微微颔首:“你明白就好。”

沈璃转身又对苏姨娘和沈琼道:“姨娘,妹妹,你们放心,董长茂人心不足蛇吞象,我定会让他付出代价,给妹妹好好出口气,然后亲自上门,把聘礼扔回去。”

大夫人见她心里有了章程,也对她们道:“既然璃儿如此说了,你们就安下心来,咱们家绝没有上赶着的买卖。”

微微喘口气,大夫人又道:“琼儿,别愁嫁,没了这一桩,自有更好的等在前头。苏姨娘,你放心大胆去看,可别因琼儿年龄大了,就自个儿看轻自个儿,若遇见合适的,就是请贵妃出面,也不是问题。”

苏姨娘与沈琼抽抽噎噎应了。

沈璃又哄了会儿,大夫人就让她们回去等消息。

待二人走后,沈璃侍候大夫人用了汤药,轻声道:“又让母亲操劳了。”

大夫人斜斜靠在塌上,看着十分疲惫:“自家孩子,再怎么操心也不为过。贵妃那里如何?”

沈璃简单将她今日入宫的经历讲给大夫人听,大夫人面色方才好些,道:

“真是个好机会,你做得不错,我猜过不了多久,圣上的旨意就会下来,或许要你协助处理此次江南士子进京一案,到时你要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,恩荫的官职高低就看这一事了。”

沈璃点点头。

大夫人拧着眉头说道:“不过你还是要把你妹妹之事放在第一位,若连此事都忍得,日后国公府岂不是谁都能来踩一脚。”

沈璃道:“这是自然,冷大夫说母亲是忧思过重,这场病才来得这么严重,母亲安心养身子,外面的事一切有我。”

圣上的旨意傍晚就下来了,命她跟随吏部全程参与此事。

沈璃再次向国子监告了假,接连几天前往吏部官署与众臣子商议。

她虽得到了圣上的青眼,但在这些官吏眼中仍然是个后辈,且是个家世落魄,还未有官身的后辈。

官衙里的人都不怎么在意沈璃,给她安排的也都是些零碎的小活。

眼看学子们就要入京,整个吏部官衙都忙得团团转。

沈璃的晌饭也是在官衙用的,别人都三五成群,只有她端着国公府送来的食盒,孤零零坐在角落。

妹妹沈琼知道她嗜甜,亲手做了桃仁霜糖糕放进来,沈璃一笑,小口吃着糕点,心里惦记着董长茂一事。

该查的都已查清楚,到布局的时候了。

这时,吏部尚书张文敏坐了过来,笑眯眯道:“世侄,可用好膳了?”

沈璃忙把嘴里的糕点咽下去,喝了口茶清口。

张尚书是出了名的笑面虎,她在官衙受了这么多天冷落,他忽然过来亲切地叫她世侄,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
她便小心道:“用好了,世叔,您有什么交代?”

张尚书捋了一把胡子,叹口气道:“我一把年纪,原不该腆着脸跟世侄开口,只是事到临头,实在为难,只好来倚老卖老了。”

沈璃有种不好的预感,道:“世叔久在宦海沉浮,到底是什么事,竟连世叔也这般为难?”

  • 暂无相关评论,就等你了~